2014年2月11日 星期二

氣血不足的人患上流感,該如何應對?扶正解表

每到冬末春初之際,都是流感高峰期。氣血不足的你自然更容易染上流感,那麼你又會如何處理?

中醫的特色治療:扶正解表
扶正
部份人常有這樣的經歷:外感時,服完消炎藥或抗生素後,外感引起的各種不適症狀或會減輕,但郤換來另一堆不適,常見的情況有頭暈、噁心、胃口減少,甚至腹瀉,手振等,這是氣血不足、「不勝藥力」的表現。這時,若你找中醫診治,醫師就可能用「扶正解表」的方法治療。扶正,就是扶助身體的氣血,令其有足夠的能力抗病;解表,即是氣血變得較充盈,升降回復正常後,身體外在的不適得以解除。這是中醫獨有的一種治療方法,常見的處方有小柴胡湯、柴胡桂枝湯、桂枝二麻黃一湯、麻黃桂枝各半湯、桂枝二越婢一湯及桂枝湯等。

甚麼人需要用上這種「扶正解表」的治療方法?
氣血不足的人,包括服食消炎藥或抗生素後出現頭眩、食慾下降的人、平時多有胃部不適的人、每逢月經前後多有外感的女士、怕冷或怕風手腳冰冷的人等。這些人患有外感後,多個臟腑的運作都會受到影響,包括胃、脾、肝等。胃受影響時,就會出現胃脹、易有飽飽滯滯的感覺,甚至胃痛拘急(「那」住痛);脾受影響,則會腹瀉,肚痛;肝受影響,則吸氣不深,月經延後,頭暈眼花等情況。

遇到以上的情況,就需要「扶正解表」。西醫的理論中沒有這種概念,是中醫獨有的。

中醫能獨力處理流感
引發流感的病毒不斷變種,疫苗亦要隨之而更新。可惜往往在成功研發出疫苗後,流感高峰期已經過去。當新的流感出現時,舊的疫苗已經不管用了。只能用消炎藥或抗生素,稍為減輕流感引發的症狀。最終,還是要靠人體自己的免疫系統對抗病毒。

其實,流感橫虐已逾數千年。在西藥盛行之前,我們就是依靠中醫中藥來對抗流感。不論病毒如何變異,一旦人類感染後,仍然會出現相類似的症狀。中醫找出了這些症狀之間的關聯、演變的規律,結合中醫自身的理論,為身體定出相應治療的方法。中醫強調如何扶助人的氣血,而不是代替或取替氣血,來對抗外來的不良影響。這樣的話,不管病毒如何變種,都不用怕了。

相關閱讀: 喉嚨痛多為氣血不足?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