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文提到我們外感後,操勞會使病情反覆。除此以外,其實病愈初期,不注意飲食,也會令舊病復發。
父母總是擔心子女吃不飽,穿不暖,所謂養兒一日歲,長憂九十九。身體健康時,已不時噓寒問暖,出門時還囑「努力加餐飯」,生怕子女會餓壞。健康時已如斯重視「加餐飯」,更何況是病愈之初呢。
其實,相對上古之時,我們只有益養過剩,甚少營養不足(不計算已時被遺忘的N無人士)。香港每天丟棄的廚餘高達200架巴士的容量,相信可以養活東非不少活在饑荒的人民。所以,我們只是過份擔心自已營養不良。即使外感初愈,我們亦不必添食,亦不必一下回復以前的食量,更要戒口。
過食—食復
中醫經常勸病人戒口,有時病人戒到真的有點抑鬱,無可厚非,都是希望病人可減少患病或加重病情。如果可以懂得節制,進食少量還是可以的。不過,如果外感初癒,戒口真的要嚴格一些。因為外感初癒後,脾胃功能尚未完全恢復,不注意飲食,就容易加重脾胃的負擔而令病情復發。
具體要戒什麼呢?
父母總是擔心子女吃不飽,穿不暖,所謂養兒一日歲,長憂九十九。身體健康時,已不時噓寒問暖,出門時還囑「努力加餐飯」,生怕子女會餓壞。健康時已如斯重視「加餐飯」,更何況是病愈之初呢。
其實,相對上古之時,我們只有益養過剩,甚少營養不足(不計算已時被遺忘的N無人士)。香港每天丟棄的廚餘高達200架巴士的容量,相信可以養活東非不少活在饑荒的人民。所以,我們只是過份擔心自已營養不良。即使外感初愈,我們亦不必添食,亦不必一下回復以前的食量,更要戒口。
過食—食復
中醫經常勸病人戒口,有時病人戒到真的有點抑鬱,無可厚非,都是希望病人可減少患病或加重病情。如果可以懂得節制,進食少量還是可以的。不過,如果外感初癒,戒口真的要嚴格一些。因為外感初癒後,脾胃功能尚未完全恢復,不注意飲食,就容易加重脾胃的負擔而令病情復發。
具體要戒什麼呢?
- 生︰刺身、生蠔、寒/涼的水果(柑、香蕉、西瓜、橙等)
- 冷︰凡在雪櫃冰鎮過,諸如汽水、雪糕(胃的運化是將食物 「煮爛」。如食物本身是生冷,則胃需要先將食物「煮熟」,這樣又會加重了胃的工作量。另外,凍有收縮的特性,就如熱脹冷縮。凍的飲品進入胃後,會循著經絡去到身體各個地方,凍所到的地方,就會令經絡收縮,血流減慢,甚至凝滯。
- 肉︰盡量不吃肉,如雞肉、牛肉、豬肉、羊肉等。現代人進食太多的肉類,是營養過剩了! 秦漢之時,只有貴族才能經常吃到肉,故常患脾胃病;而普通百姓只能偶而嚐到。不同的肉類都有補益的作用,外感初癒,脾胃功能尚未完全恢復,進食少量,胃仍可以負擔,但多食便會使熱積聚在胃中而成熱,留下禍根。
- 煎炸/烘焙的食物︰餅乾、巧克力、炸雞等
- 黏滑的食物︰泥鰍、鱔、墨魚(八爪魚)、花枝(烏賊)、魷魚、海參(這類黏滑的食物亦有補益的作用,故易引起胃中積熱。)
- 酒酪︰白酒、紅酒、啤酒、忌廉、乳酪
- 臭惡的食物︰變味的食物
- 五辛︰葱、蒜、薑、芫茜及芥末(芥菜)、椒(辛味能散五臟氣,外感初癒,氣血需要平靜,辛味則會鼓動氣血,向外及往上行走,食後可能出現喉嚨乾痛。)
(一點補充︰宜食性平的食物︰粳米、 粟米、薯仔、黃豆、黑豆、(黑/白)木耳、提子、木瓜等)
為何勉強進食亦會致病?
外感初癒,脾胃的功能尚未完全恢復,勉強進食,胃不能夠有效消化而令食物滯留在胃中,一來會令胃脹滿(個胃頂住),二來又會積熱,輕則使心情煩躁或胸中悶熱(通常在近黃昏的時候),甚至大便不調(便秘或肚瀉)或肌肉痛等,最後又會再次病倒了(如腹瀉、流涕、發燒、發冷等)。
症狀尚輕時 ─ 即是感到有點煩悶,毋需擔心,只需要減少進食的份量,稍加休息則可以緩解。如症狀加重,則需要就醫了。
所以,外感初癒,宜慢慢增加食量,不可一下子回復到以前的份量。
症狀尚輕時 ─ 即是感到有點煩悶,毋需擔心,只需要減少進食的份量,稍加休息則可以緩解。如症狀加重,則需要就醫了。
所以,外感初癒,宜慢慢增加食量,不可一下子回復到以前的份量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